本文目录一览:
- 1、文旅部通知!低风险地区娱乐场所人数不再限制,去人多的地方该注意什么?
- 2、文旅部:遏制演唱会天价“黄牛票”
- 3、7年倒闭6万家,曾经的年轻人聚会圣地,为什么如今无人问津了?
- 4、取消限制!酒吧夜店等娱乐演出场所或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文旅部通知!低风险地区娱乐场所人数不再限制,去人多的地方该注意什么?
文旅部通知!低风险地区娱乐场所人数不再限制,去人多的地方,我们还应该牢记防疫举措。那就是要戴好口罩,尽可能的保持社交距离。回到家里的时候,还要第一时间洗手,做好自我卫生防护。虽然说我国的疫情情况非常乐观,但是牢记防疫举措,是我们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他人的最好办法。马上就要到各种假期了,在这种情况下,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太“潇洒”,我们要注意,要持绿码通行,并且做好个体的防护举措。唯有如此,才能保护好自己,也让自己可以玩的尽兴,玩的没有后顾之忧。
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通知,疫情低风险地区,对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不再做统一限制。各地积极推动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有序恢复经营,防控措施落实有力,文化市场平稳有序。坚持疫情防控工作原则,筑牢安全底线;暂缓新批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活动;所在区域发生本土疫情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控制或暂停演出活动;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解读通知
去人多的地方,现在已经不会有太多的限制了,但是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即便现在国内的形式大好,但是因为偶尔有境外输入,境外的大情况是不怎么好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百分百的让自己安全,在去人多的地方,我们依旧要做好防疫措施,保护好自己。娱乐场所可以去了,也不会和以前控制的那么严格,但是保护好自己,珍惜我们目前的大好局面,这一点不能忘,不可以忘。
文旅部通知!低风险地区娱乐场所人数不再限制,去人多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戴好口罩!
文旅部:遏制演唱会天价“黄牛票”
文旅部:遏制演唱会天价“黄牛票”
文旅部:遏制演唱会天价“黄牛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颁布文旅部ktv消费了《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8月19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演出票务领域文旅部ktv消费的行业标准。《规范》的实施将有效打击“黄牛”生存空间。
文旅部:遏制演唱会天价“黄牛票”1
票务市场长期混乱“黄牛”票屡禁不止
“黄牛”之所以屡禁不止,和主办方、票务平台以及消费者三方都有着莫大关系。演出行业业内人士多次向记者透露,“黄牛”在某些时候能帮助主办方及平台促进票务流通,但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形成有效的二级票务市场。部分购票观众表示,自己对“黄牛”又爱又恨,一方面憎恶文旅部ktv消费他们哄抬票价,一方面又怕如果“黄牛”消失,再也找不到购票渠道。
“黄牛”大量恶劣行径如果不加管理,必将严重扰乱正常票务市场运行。例如“黄牛”和某些不良平台勾结囤票,甚至散布不实信息哄抬票价。
2016年,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的“黄牛”事件曾引起热议。这场演唱会号称在32秒内万张门票售罄。随后,“黄牛”票瞬间被炒到超过1万元,第一排中心位置甚至有人要价百万元,而票面价格仅1000元。
但真的有如此“奇货可居”么?未必。随着演出临近,这场演唱会的票价迅速从万元跌落回原价,甚至低价出售。“黄牛”大规模囤票造成“一票难求”的行为遭到观众的鄙视和厌恶,相关机构和平台也多次出台过打击“黄牛”的措施,但收效甚微。
究其根源,也许还是和演出票务行业的不透明有关。本次《规范》的实施,也将重点梳理这种“不透明”。
纵观国内演出行业,长期存在多重票务系统并存的局面,既有业务覆盖全国的大型平台,如大麦、保利、猫眼等票务平台,也有地域性票务公司,其中包括剧院自有票务系统,还有掌握了一定演出资源却并不具有相应资质、独立开发票务销售的小型公司,数不胜数。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解读道,在售票过程中,主办方究竟给各平台分了多少票,每个平台又到底上了多少票,监管部门不得而知。凡此种种让演出票务市场信息极不透明,欠缺统一标准,并已经严重阻碍行业发展,滋生不合理的索票和“黄牛”倒票等票务乱象。
统一信息编码 给出真实票房数据
本次出台的行业标准将着重解决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内容、规格、编码、制作、发行等基本要求,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生成、打印、取票、印刷等具体要求文旅部ktv消费;统一全国演出票务购票、检票、退票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服务文旅部ktv消费;制订演出行业的票务基本规则。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全国演出票务市场数据进行采集和有效监管。
这意味着,每张演出票的编码都将拥有全国统一标准。包括演出场地、演出场次、演出类型,票务管理系统和票务销售系统并行。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认为,对比近年电影行业走过的路径,电影产业得以迅猛发展,认证完备且全国统一、开放的票务系统助力不可小觑,市场信息数据化反哺行业的效应有目共睹。
尤其在2012年之后,电影票务规范促使电影行业的“蛋糕”越做越大,连年翻倍快速提升。对于演出行业而言,同样只有做大市场蛋糕,企业才有更大的份额。
因此,行业规范的编制和推行也得到头部票务企业如大麦、保利、猫眼、秀动等的大力支持,并从立项开始全程参与,于是有了国内演出行业的第一部票务规范。从国际角度看,这一标准也是世界范围内演出领域首部真正的票务规范。
统一信息编码,也将为市场在售演出项目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编码能够快速对应大数据筛查,便捷掌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演出产品销售情况。根据规范,未来国内所有“出票系统”,都应该接入全国统一的票务信息管理平台,且进行行业标准化认证。
这也意味着,像电影行业一样,未来我们也将看到官方给出的.“演出票房”真实数据。
据悉,该《规范》将于2021年8月19日起实施。
文旅部:遏制演唱会天价“黄牛票”2
即便是不追演唱会的人,也大概听说过某些知名度高的演唱会抢票有多难,“黄牛”现象屡禁不止。
一张票面价格几百元的票,通过黄牛转手,能卖到上千上万甚至几万元,这在目前的演出市场上,已不是新鲜话题。
以2016年王菲的一场演唱会为例,2016年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被黄牛盯上,有报道称这场演唱会在32秒内万张门票售罄。
随后,“黄牛”票瞬间被炒到超过1万元,第一排中心位置甚至有人要价百万元,而票面价格仅1000元。
8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文化和旅游部颁布了《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8月19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演出票务领域的行业标准。
《规范》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牵头起草,相关负责人介绍:《规范》的实施将有效打击“黄牛”生存空间。
本次出台的行业标准将着重解决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内容、规格、编码、制作、发行等基本要求,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生成、打印、取票、印刷等具体要求;统一全国演出票务购票、检票、退票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服务;制订演出行业的票务基本规则。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全国演出票务市场数据进行采集和有效监管。
这意味着,每张演出票的编码都将拥有全国统一标准。包括演出场地、演出场次、演出类型,票务管理系统和票务销售系统并行。
如果能够听一场演唱会,那是一种享受。如果你想去听演唱会,却没有票。不得不从黄牛党那里买票的话,那这个经历就有点悲催了。
黄牛党的加价力度可是很大的,不过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颁布了《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将于8月19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演出票务领域的行业标准。《规范》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牵头起草,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规范》的实施将有效打击“黄牛”生存空间。来源:封面新闻
这一个顽症,终于决定出手整治了,实在是太让我开心了。
相信有不少人苦黄牛久矣,只要用心,可以杜绝一切黄牛的生存空间。
再次为这个英明的决定点赞。
7年倒闭6万家,曾经的年轻人聚会圣地,为什么如今无人问津了?
文 财图说
编辑 财图说
根据天眼查上面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我们国家现存的KTV企业仅剩6.4万家,相比于2015年的12万家, 几乎腰斩 。
而这仅剩的6.4万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强撑,由于投入了巨额成本,即使生意每况愈下,也不能说放弃就放弃。
不少的KTV为了自救,选择将自营的 “下酒菜” 送上外卖平台,可惜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买账的消费者并不是很多。
而最令一众KTV老板担心的还是,曾经作为消费主力的80后、90后已经果断的抛弃KTV了。根据央视 财经 报道, 由于疫情影响, 娱乐 业受到的影响极为严重。
KTV也渐渐成为了中老年人休闲 娱乐 的最佳场所,他们不需要歌曲有多新,还会自带食物和水,随便买个低价下午场的团购,一唱就是一下午。
这种消费方式,令那些投入上百万、上千万成本的KTV, 几乎无法产生任何的盈利空间。
没了年轻群体的高消费,仅靠中老年的节省式唱K,KTV连租金都收不回来,加上疫情影响,似乎就只剩破产这一条路了。
从曾经的火爆,到如今的落幕,KTV的离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时代选择了赋予你辉煌时,不会告诉你; 时代想要抛弃你了,照样也是一声不吭。
时代可真像是个渣男啊!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受到美国嬉皮士风格的影响,日本青年非常痴迷音乐。
于是,身为伴奏乐手的 井上大佑 便发明了一个带有麦克风的伴奏机器,只要投入硬币,就能播放伴奏。
这便是第一代卡拉OK,所谓卡拉OK是中国根据日语发音翻译过来的,真正的意思是 “无人乐队伴奏” 。
这个发明实在是太令日本人满意了,尤其是那些上班族,吃完饭就喜欢去酒吧,边喝酒便将钱币投入到卡拉OK机里面唱歌。
很快,卡拉OK的风潮从日本传到了中国台湾。
台湾省的那些人民觉得公开唱歌容易放不开,于是有推出了包间形式的卡拉OK,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私密化。
之后卡拉OK机又传去了中国香港和大陆,不得不说,亚洲人在爱好方面都是极为相似的,这种唱歌方式传到哪里,就在哪里大火。
八九十年代传到内地,因为那时候大家的并没有太多的 娱乐 生活, “内卷”现象 也还没有出现,每天下班后有大把时间,面对卡拉OK这种新型 娱乐 方式,大家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那时候卡拉OK开设都比较简单,多是在烧烤摊、啤酒摊旁边的卡拉OK歌厅,虽然当众一展歌喉有些羞耻,但可以先喝点酒再唱嘛,毕竟大众歌厅这种价格适宜,普通人也能接受的了。
于是,作为继旱冰场、录像厅、台球厅之外仅有的 娱乐 活动,卡拉OK首先吸引到的消费主力,便是随处可见的小混混。
成为了小混混们的聚会主要场所之后,那时候的卡拉OK歌厅在大部分普通人的心里,并不是什么正经地方。
但毕竟是一个兴起的 娱乐 方式,随着卡拉OK设备的越发完善,改革开放之后港台流行音乐的火速蹿红,很快就有资本方注意到内里存在的商机。
要说真正将卡拉OK带入正规化,全面普及化,还得是从台湾省漂洋过海来到内地的 量贩式卡拉OK品牌——钱柜。
钱柜创始人刘英 ,早期是做录像带和光碟生意的,为了提高销量,他还专门腾出了一个包间,提供试听、试唱服务,测试产品质量和效果。
没想到,来店里试用的人特别多,真正买的人却没几个,从中他又看到了新的商机,既然大家都喜欢试唱,那就将MTV和卡拉OK结合起来,让大家看着画面,听着伴奏,唱个够吧。
就这样,KTV诞生了。
1995年初,钱柜在上海静安开设了内地第一家门店,之后两年又分别在黄浦和卢湾开了第二家和第三家。
所谓的“量贩”也是从日语中音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大量批发,量贩KTV改变了最早卡拉OK按歌曲收费的方式,改为了按小时计费。
没有了莫名其妙的服务费,运营相较从前正规了许多,所有东西明码标价,场地更加的具有私密性,环境也变得 健康 了许多,这样的KTV对于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了。
可以说,钱柜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于卡拉OK的认知,它不再是小混混的主要聚集地,也没有了那么昂贵的消费费用 ,甚至还开创了吃喝玩乐一条龙的商业模式 。
钱柜内设自助购物超市,想要吃什么可以直接从超市买,然后和好朋友一起在包间里边吃边唱,凭借新颖的量贩式KTV模式,更加全面的曲库,优质专业的音响设备以及贴心的服务,豪华的包间。钱柜不光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还成为了KTV行业的标杆,如今的KTV大部分依旧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在钱柜的鼎盛时期, 随便一个门店的营业额就能破千万 ,天天爆满不说,甚至在VIP包间内还能看到很多大牌明星,于是在之后,只要钱柜开新门店,位置绝对会选择在城市里最繁华的地段。
眼看着钱柜挣得盆满钵满,如此暴利的行业自然不缺乏商家涌入,似乎是在一夜之间,KTV出现在各大城市,什么金柜、银柜这类的山寨KTV比比皆是。
在包间里放声歌唱成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 娱乐 活动,而平价的量贩式KTV也代替那些卡拉OK歌厅,成为了主流。
作为80后、90后青春回忆中不可或缺的美好记忆,KTV绝对可以占上C位,尤其是我们还生活在华语乐坛最辉煌的那几年。
好听的歌太多,只能用歌词本把它们都抄下来,平时在家不断的练习,只为等到去KTV聚会的时候一展歌喉,惊艳众人。
我们一起讨论哪个KTV歌曲多,哪家零食便宜,哪家有活动,大家玩多长时间合适,一切都那么具有仪式感,仿佛唱歌是一件很重要的人生大事。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不再愿意去KTV唱歌,那些美好的回忆似乎都只能存在记忆里,连翻都不愿意翻一下。
2006年,国家下达规定, 凌晨2点至8点, 娱乐 场所不得营业 ,使得不少24小时营业的KTV营业额锐减。
钱柜受到的冲击也颇为严重,再加上2008年钱柜高层发生变动,新的负责人为了降低成本,难免会忽略服务质量,自从那时开始, 钱柜渐渐走向了下坡路,门店一家一家关闭 。
到了2015年,最著名的北京朝外钱柜也关门歇业了。这个在2008年凭借18家门店成为内地KTV霸主的品牌,最终只剩下了摇摇欲坠的5家,也是在这一年,万达旗下的“大歌星”因无力支撑也宣布退场。
在歇业的那天夜里,不少歌友来到钱柜的门口拍照,似乎是在和钱柜告别,也是在与自己的青春告别。
钱柜的关门只是KTV行业走向末路的一个开始,据报告显示,仅在2016年一年, 传统KTV企业的数量便消减了超过六成。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断崖式的削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就是地产行业高歌猛进,变得炙手可热,商铺租金一涨再涨。加上大部分的KTV,比如温莎、好乐迪这类的连锁品牌,选址都是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因为要设立很多包间,就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
面积越大,租金自然也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唱K一直都挺贵的原因。
不光租金贵,运营成本也价格不菲,为了能够保持新颖、干净,吸引越来越多的回头客。KTV的场地过个两三年就需要重新修缮一下,包括唱K的设备,也都要常常更新换代。
最可怕的还是2015年团购APP的 “千团大战”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团购商家玩命烧钱,KTV行业也被迫开始内卷。
你家10块能唱3个小时,我家就10块钱能唱4个小时,还送两瓶饮料;
你家20块钱能唱一宿,我就10块钱唱一宿,总之就是谁的价格更低,谁就赢了。
可真的赢了吗?并没有。
据知情人士表示,这几年KTV的价格并没有跟随物价上涨,反而价格越来越低,比起前几年,降了几乎有50%,这样赔本赚吆喝,怎么可能长久。
然而,噩梦做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先是迷你KTV在资本的扶持下横空出世,靠着更低的消费门槛,更强的参与感以及与众不同的消费场景,将传统KTV本就为数不多的消费群体进一步分流。
再加上线上K歌平台的出现,让一些不会唱歌、唱歌不好听的人有了想要尝试的想法,通过手机唱歌,不仅歌曲海量,还能根据用户需求给自己调调音,这种给声音加滤镜的方式,简直太受大家喜欢了,关键还不要钱,这就搞得传统KTV更没有什么优势了。
至于最后将传统KTV一波带走的,还是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对于版权展开的维权行动。
随着大家对于版权意识的不断增强,KTV的经营更加举步维艰, 新歌没有版权,老歌追究版权 ,很多歌都不能随便播放了,想要播放就得要给版权费,无形之中,有需要付一笔开支。
到了2018年10月,音集协在官方网站发出 《关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诉歌曲的公告》 ,要求各VOD(视频点播)厂商和KTV经营者在10月31日前撤下6600余首KTV经典曲目,如此一来KTV的歌单瞬间失去一大半。
而到了今年8月,文旅部对卡拉OK音乐内容又有了新的管理意见。如今大部分流行歌曲的版权都在几大音乐巨头的手里,都是人家花了真金白银买到的,所以传统KTV想要更新曲单,就需要购买歌曲的版权费用。
本就苟延残喘的传统KTV,因为疫情的出现,仿佛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那个人均消费超过2000元,让王思聪一夜消费250万喜提热搜的北京“K歌之王”,因为《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引起热议,信中称:
至此,属于传统KTV的时代,终究还是结束了。
他们没有想过自救吗?当然想过。
2017年,昆明春城路的温莎KTV决定进行改造,将平平无奇的KTV包间改成类似暗黑古堡的小型清吧,十分具有特色。
2018年底,好乐迪KTV将自己位于淮海路的门店改为了 “火锅+KTV” 二合一模式,如同《让子弹飞》里所说的:吃着火锅唱着歌。营业时间也改成下午5点到夜里11点。
只可惜这种模式消费者并不买账,纷纷表示,火锅味道不如专业火锅店,价格贵、菜品也不新鲜,服务态度也一般。
最后搞得火锅没吃好,歌也没唱好,就连普通的啤酒,KTV里都要比正常的火锅店贵很多。这种的二合一创新,非但没有救活萧条的KTV行业,反而还损失了原本的客流。
之后画风越来越跑偏,陆陆续续各种各样的二合一纷纷现世,什么烧烤KTV、足浴KTV、火吧KTV,最后大多都是以失败告终。
毕竟隔行如隔山,1+1的效果真的不一定会大于2。
归根结底,KTV之所以会走向下坡路,是由房租、政策、产业转型和消费主力的转变以及大环境出现的问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它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只是因为那时候的民众并没有太多的 娱乐 生活,作为一个新型的 娱乐 行业,自然会令人们产生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可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个人的 娱乐 已经不需要依托于特定的休闲 娱乐 场所,就像越来越多的人都不会再选择去网吧玩 游戏 一样,同样也不必非要去KTV唱歌。
尤其是在新消费的带动下,年轻人的选择多种多样,密室逃脱、剧本杀、狼人杀、脱口秀,好玩得实在是太多了,真的没有必要几个人闷在包间里唱歌,而且还只有两个话筒,也并非所有人都擅长唱歌。
尤其是 “剧本杀” 完全成了年轻人的新宠,烧脑的解密环节,紧凑深入的剧情以及沉浸式的空间,最主要的是,人人都能参与进来。
曾经代表“潮流的”KTV,则逐渐演变为“夕阳产业”,成为了中老年人的主场,近7成的高频消费者都是60后,奈何虽然人数众多,但消费有限,能够消费500以上的都是寥寥无几,又怎么可能救KTV于水火之中呢。
没有哪个产业是一成不变,或许唱歌是大家喜欢且无法割舍的 娱乐 方式,但KTV却不是唯一的选择。
在钱柜上海店停业时,韩寒发了微博悼念:
在如今年轻人的生活中,KTV早已不是当初我们眼中“潮流”、“时髦”的代表,而是“落后”、“陈旧”的代名词,未来究竟会不会消失,我们无从得知。
KTV如果想要重拾机会,再次走向巅峰,只能不断拓展自己的 娱乐 内容,打破在年轻人心中的固有看法,将自己变得时髦起来。
毕竟,留给KTV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取消限制!酒吧夜店等娱乐演出场所或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近些年,在技术的推动下,线上演出、“云演艺”、在线live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疫情更是加速了线上演艺的发展进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至428.9亿元。2020年上半年中国观看在线音乐演出的用户规模突破8000万。 线上演艺发展如火如荼,而今线下演出 娱乐 市场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近日,文化和 旅游 部市场管理司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 娱乐 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疫情低风险地区,对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 娱乐 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由不得超过75%,变为“ 不再做统一限制,由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自行掌握”。
相关行业专家、经营者纷纷表示,这是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演出 娱乐 市场迎来的重大利好。那这就意味着演出 娱乐 市场将会全面恢复吗?各专家和企业经营者又有怎样的思量?面对迅速发展的线上演艺市场,应该如何与其共生且长生?
演出 娱乐 市场全面恢复时机已来
国研智库 旅游 研究院院长魏云表示,“ 该《通知》意味着我国文化市场常态化、有序化恢复正式拉开序幕,演出 娱乐 市场全面恢复的时机已经到来, 这从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火爆就可以预见。”文化市场的重启,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消费者需要一个过渡期,做好心理建设,恢复出门消费的信心。“线上+线下”“云端+现场”等文化演艺模式不应昙花一现,而应深入 探索 产业化路径。这不仅仅有利于常态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也有利于文化市场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数量化到品质化,从“高速度增长”逐步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 旅游 管理事务中心(文物管理事务中心)主任王雪对此次对演出 娱乐 场所取消人数比例限制感到振奋,她认为这项举措既向外界传递了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重要讯号,也标志着 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消费趋于回暖,必将为国内演出 娱乐 市场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王雪说:“在相关疫情防控策略调整的同时,我单位将继续加强对各营业场所疫情防控检查力度,通过日常巡查以及联合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在做好监管的同时, 也将实地走访文化市场,倾听企业心声,详细了解存在困难,聚焦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演出行业守得云开见月明
刘精伟是北京天桥剧场总经理,他表示,“过去一年,艺术用最温暖的方式陪伴我们走过了演出行业最低迷的时光。今天,《通知》的发布让我们守得云开见月明!”
“剧场经营,上座率非常重要,上座率提高了,票房收入也会提高,我们对演出的运营也会有更多空间。比如,在上座率有比例限制时,我们只能选择成本在15万元以下的剧目上演。 现在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对演出场所等接待人数比例不再统一限制,我们就可以推出更多高品质的艺术作品。 台下座无虚席,演员才能更加动情诠释完美的艺术作品。”也依然会严格执行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
国家京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亚峰认为,《通知》在严谨科学调研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场所有序开放。 国家京剧院将以此为契机, 通过线下、线上演出演播并举的方式, 以“红心永向党”为主题,开展经典现代戏展演。
大大提振文化企业经营者士气
“《通知》利好于整个演出 娱乐 市场,大大提振了从业人员的士气。”河北省涉县文化广电和 旅游 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奋君表示,受疫情影响, 演出 娱乐 行业持续低迷,相关企业、经营户等损失比较大,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大家急需把损失补回来, 《通知》的发布无疑给市场注入了动力,不少经营者在朋友圈第一时间转发了这个消息。
佰迪乐KTV广西南宁区负责人辜承蔚说道,复工复产以来,佰迪乐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对每种包厢都设置了接待人数75%的上限,这意味超出上限的客流只能白白流失。另外, 人数限制会对部分客人来KTV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聚会人数较多的话,客人往往会选择其他场所。“ 这个消息让我们对接下来的经营更有信心,之前流失的客人迟早都会回来的。 ”
“前段时间,我们明显感受到受疫情影响很多顾客仍持观望态度,消费意愿不强, 相信取消人数比例限制后,会刺激消费。 另外,对于经营者来说提振了士气。希望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和我们自身全面提升服务,经营状况在2021年能够迎来较大转机。”山东淄博张店区一网亦家网吧副总经理盖卫东说。
另外一家山西省太原市鹏宇网吧经理张晓鹏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开心,他说:“疫情发生后,网吧停业大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上网的顾客人数较之前也少了很多,我甚至产生过关店的想法。 取消人数比例限制最直观的改变是客流量增多,让我们这种体量较小、位置较偏的小网吧经营者看到了曙光。 ”
哪类 娱乐 演出将会迎来较快恢复?
一、沉浸式大IP类演出
目前中国文旅消费者呈现年轻化、国际化的趋势,审美水平和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升,另外,基于 科技 不断发展,国家扶持新 科技 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条件下,沉浸式 娱乐 项目以其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等特点,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
另外,国内线下演出对IP、内容引入也有着非常强大的诉求,而沉浸式 娱乐 产品较高的内容和流量属性,也逐渐成为线下演出市场所看好的形式。 尤其是强品牌、大IP类演出,强劲的实力可以使他们率先布局,抢占一波市场。
二、艺术场馆类演出
2018年艺术场馆演出观众数量达到5862万人次,到2019年共有6785万人次的观众参与艺术演出,相比上年,增长15.8%, 艺术场馆内演出观众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2021年,各地加大力度进行文化 旅游 重点工程的建设, 在未来几年,有21个新剧场即将在西南地区启动建设或开业。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平水涨船高,人们对于文化需求摄入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加之剧场类演出本地化的特点, 更符合后疫情时代人们对演出活动的需求。在演出市场全面解禁之后,艺术场馆类演出应该会继续延续近些年不断增长的趋势。
三、 娱乐 类场所
近年来,酒吧、夜店、音乐餐吧、PARTY.KTV等新型 娱乐 方式,作为具有前卫和亚文化的双重符号色彩的产物,正在以一种 社交、 娱乐 欣赏、跨文化体验 的新生 娱乐 形式渐渐融入城市生活。
目前,我国各城市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酒吧文化。成都以约3310家,在全国酒吧数量上排名第一。上海和北京分别为2928家和2372家。重庆、广州和深圳也成为了最具酒吧活力的城市之一。 聚集在一线城市的酒吧、夜店等 娱乐 类场所,无疑也抢占一大部分有能力的消费人群。
编后语:《通知》的颁布,让从事演出 娱乐 行业的经营者们都看到了希望,随着消费市场逐渐解封,疫情防控有效控制,演出 娱乐 市场即将迎来崭新的春天。与此同时,在“线上+线下”“云端+现场”等文化演艺模式不断兴盛的今天,要如何进行联合互通,促进文化市场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数量化到品质化,也是值得演出 娱乐 行业从业者们深思的事情。